道德模范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模范>长葛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薛德申事迹
长葛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薛德申事迹

发布时间:2016-07-21

阅读次数:

分享:

3个月不吸烟、不喝酒,只为捐献造血干细胞

——长葛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薛德申事迹材料

薛德申颁奖

2009年5月,薛德申参加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并录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时隔6年,2015年元旦,薛德申接到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血样与武汉一名28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配型符合。得知这一消息后,薛德申既惊喜又兴奋,毫不犹豫地做出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4月3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现场,薛德申的身体、精神、心理状态良好,和身边的医务人员谈笑风生。谈到自己为捐献造血干细胞,4个月来不吸烟、不饮酒、锻炼身体,还承受了近一周的打针皮肉之痛时,薛德申笑着说:“想到自己的行为能够延续一个28岁的年轻生命,为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于技术原因,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有可能量少不够用。4月4日,薛德申又进行了二次捐献,并以30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数量位居省人民医院采集人员“第一”。至此,薛德申成为全国第4816位、河南省第478位、我市第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薛德申生活照

偶然

“6年前无意中的一个志愿行为,没想到,今天能有一个这么幸运的机会。”42岁的薛德申,是长葛市大周镇庞庄村人。薛德申平常就热心公益事业,经常资助农村困难学生。在一次走访困难职工时,他发现一名职工的孩子因患白血病失去了生命,家庭也陷入了极度贫困。“当时,觉得一个孩子就这样因为白血病没了,一个家庭也跟着与幸福无缘,心里感慨万千。”薛德申说。

2009年5月,喜爱运动、热情开朗的薛德申一直坚持献血活动,已先后无偿献血2200毫升。护士采集完血液后,询问薛德申是否愿意加入国家造血干细胞标本采集活动,如果配型成功,未来将有可能帮助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

“当时,自己对造血干细胞采集了解不多。听说有可能帮助白血病患者,我就同意加入采集活动了。”薛德申说。

就这样,薛德申成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员。

2015年元旦,连薛德申都淡忘了自己采集过造血干细胞血液这件事时,他接到了来自省红十字会的电话,武汉一名28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与他的血液配型符合。

“由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个非血缘的资料库,所以配型相合的几率仅为万分之一至几万分之一。听到这个消息后,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茫茫人海中,我能有机会去做些事情,帮助千里之外的患者、家庭,说实话,我感到骄傲。”说这话时,薛德申由衷地笑了,一种由内心深处涌出的自豪感在他脸上绽放。

没有迟疑、没有犹豫,薛德申坚定地同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时也把它当做上天送给自己的元旦礼物。

担心

“父母、妻子、孩子害怕有损身体健康,都不愿意我捐献。”薛德申本以为家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像他一样激动。可当薛德申把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诉家人时,家人没有他想象的兴奋,而是怕损害身体健康,一致不同意捐献。“父母年纪大了,一听说把我身体里的血液抽出来,分离出部分造血干细胞,再输送回身体后,坚决不同意捐献。老人一直说别人有困难,咱能帮当然要帮,咱捐钱捐物都可以,哪能这样捐身体健康呀。”薛德申回忆说,“不止父母不同意,妻子、孩子都不同意我捐献,都害怕影响身体。”

纵然家人不支持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薛德申要捐献的决心从没有动摇过。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服家人。

为此,薛德申上网查阅大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资料,然后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为全家人做了一次关于造血干细胞的“演讲”。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捐献方式比较老套,就是给捐献者腔骨上打麻药,抽取骨髓,进行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采取的都是最先进的外周血的采血,就是两个胳膊扎针,一个胳膊出,一个胳膊回,中间通过一个血细胞分离器,把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其它成分,例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还回到捐献者体内。同时,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耗材、材料呀,都是一次性的,安全可靠,不会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感染其它病。”薛德申不知不觉给记者又上了一堂关于造血干细胞的课程。

当了解了捐献细胞是一个生长、死亡、再生长的新陈代谢过程,细胞数一周或两周就恢复正常后,家人终于同意薛德申进行捐献。

准备

“春节期间没有喝过一滴酒”、“每天坚持步行一万步”、“休息日坚持骑行”。征得家人同意后,薛德申于1月20日就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捐献前健康体检,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捐献标准。根据中华骨髓库中心和移植医院的计划,确定3月29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素注射,4月3日进行造血干细胞血液采集。

体检结束当天,离血液采集还有近3个月时间。为了给患者捐献一份合格的细胞,薛德申为自己列出了一系列“不准行为”。

“不准吸烟”、“不准喝酒”、“不准感冒”、“不准吃药”……除了这些,薛德申还坚持每天步行一万步,推出了自己弃之已久的山地车,休息日坚持骑行。

“他不吸烟,这项还好坚持些。但他朋友多,平常饭局不少,看着朋友们爽快地喝酒,他都咬牙坚持了。就连春节家里来了多年未见的亲戚,他都没沾一滴酒。”薛德申的妻子唐书霞告诉记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决定要捐献,就要保证把自己质量最高的细胞捐献出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儿小喜好,就毁了人家白血病患者一生的希望。这是良心事,必须做好。”薛德申说。

捐献

由于突发状况,薛德申连续二次捐献,以30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数量位居省人民医院所有采集人员“第一”。

在经过3轮体检合格后,3月29日,薛德申入住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室,连续5天早晚两次注射干细胞动员剂,为捐献做最后准备。

4月3日上午8时20分,薛德申在妻子唐书霞陪同下,开始造血干细胞血液采集,历时4小时20分,共提取19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19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称为“生命的种子”,由河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乘当日下午3点的高铁护送至武汉,下午6点移植到病人体中。

看到195毫升的细胞混悬液被省红字会人员带走后,薛德申的心总算落地了。经过休息,下午5点,薛德申准备出院回家时,突然接到省红十字会电话,由于技术原因,上午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中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够,还有30%的缺量,需要第二次补充采集。据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藏玉柱介绍,如果植入病人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对病人医治有很大影响,很可能功亏一篑。

薛德申看看妻子焦虑的眼神,拍拍妻子肩膀以示安慰,在没有通知父母的情况下,立即决定二次捐献。

4月4日,经过2小时30分的提取,再次采集了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求助病人提供了足量的造血干细胞。薛德申也以30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省人民医院采集人员中位居第一。

好评

“德申真是好样的,这勇气不是谁都有的!”

4月3日,在省人民医院采集现场,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和河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薛德申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说:“您人道主义的善举,使白血病患者获得了新生。”

提起薛德申,同事罗浩说:“听说薛德申配型成功的消息后,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捐献。因为他平常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只要有个啥事,说一声,他能帮的一定尽全力帮忙。这次捐献,德申真是好样的,这勇气不是谁都有的!”

在薛德申的微信动态里,他这样记录每一天:

“第一天的第一针动员素已经注射,宾馆休息。”

“动员素注射第二天!本来眼就小,起床就打针,眼都睡成咪咪眼了。”

“今天反映还怪厉害,后背不舒服。”

……

在微信动态下面,可以看到大量微友点赞和朋友们的关心评论。微友“凤凰城”说:“太棒了,大爱无疆,为咱长葛人争光。”

看到这么多赞美之词,薛德申笑了笑说:“咱就捐点儿细胞,就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可说是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事搁谁谁都会做的,没啥好表扬的。”

最后,薛德申说自己有个倡议,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我国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万人左右,少年儿童占50%以上。目前,全国有400多万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特别是白血病儿童,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治愈率是比较高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多参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捐献完后,薛德申得到了河南省红十字会的营养补助5000元,他坚持要把这笔钱捐献给武汉的那位患者。当得知红十字会不允许时,他又拿出5000元,凑够一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上交给了党组织。在长葛市道德模范评选中,薛德申被评为2015年度长葛市“感动长葛”助人为乐模范。颁奖以后,他把5000元奖金 分别捐献给了大周镇的贫困群众和学生。


中共长葛市委宣传部 长葛市文明办 主办

长葛市文明办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