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模范>长葛市助人为乐模范杨景尧先进事迹
长葛市助人为乐模范杨景尧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6-07-21

阅读次数:

分享:

20年,捐资1700万元,帮600多人圆大学梦

——长葛市助人为乐模范杨景尧先进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杨景尧,男,长葛市著名乡贤、返乡台胞,1923年生于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1947年,去西安加入了国民党部队;1948年,由西安辗转到台湾。1962年,从国民党军队退役,从商。1989年9月,杨景尧回到故乡——后河镇。

【事迹介绍】1990年,杨景尧先生放弃了移民海外的机会,回到家乡定居,在长葛市后河镇捐资成立淑君中学,倾力支持地方教育文化事业。20年来,杨先生在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做慈善事业。仅基金会资助的大学生有600多名,其中近百人考取硕博研究生,学业事业皆有所成,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命运,也提升了长葛的对外形象和影响力。除资助本地大学生外,杨景尧文教基金会还奖助了许多中小学生,修缮扩建中小学校,编印文史图书资料,评选奖励优秀教师和道德公民,赞助文艺体育事业,营建文化景点景行园等。据统计,杨先生回大陆后,已为当地文教事业捐赠约1700万元,社会反响广泛。2015年,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成立20周年,市政府立碑撰文,弘扬其事迹;杨景尧被评为年度“感动长葛”人物。

【正文】

诗经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长葛,有这样一个人,一生笃信“孝义尚礼”,曾立下“弘文兴教,回报桑梓”的宏愿,迄今共捐资约1700万元,仅资助长葛籍大学生就有600多名。

也是这个人,当选为“感动长葛”2015年度人物时,却连连说道,“谢谢父老乡亲抬爱,这是我应当做的”,深深鞠躬致谢。

还是这个人,客人离开时,他都会送到门外,从无例外,已94岁高龄也是如此。

回头望去,这个耄耋老人站在“四知之家”门楼下的身影格外伟岸,如他岁月长河中的言行一样厚重——

“我的钱要陆续转移到基金会上,盘点资金要达到2000万元,即使不怎么增值,正常运转也能坚持几十年。”

“不允许个人、家庭乱发钱,子侄、儿媳各有少许零花,其它一分都不能动用,你们要有自己的奋斗。”

……

他,就是后河镇后河村人杨景尧。在乡邻眼里,他是一个传奇,而在家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慈祥、善良,还有些执拗的“小老头”。

“每天除了吃饭、散步外,他还坚持写书,小辈儿人担心年纪大,他写字费眼、费力,曾夺过他手中的笔,气得他直敲拐杖。”4月5日,一直负责照顾杨景尧先生起居,同时也负责杨景尧文教基金会的李晓丽如是说。

□离家四十余载

在台湾期间,杨景尧一直笃信,在大陆的妻子挚爱情深,也坚信自己能重回故里。因此,离乡四十余载,始终没有另娶

杨景尧,1923年10月出生于后河镇后河村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

“如果不是日军侵略,我会顺利读完大学。”回忆往昔,杨景尧说。

1944年4月,高中毕业考试后,杨景尧回家拿钱去重庆考大学。到家后已是夜晚,他计划在家住一晚再走。不料,日军进村,不准人外出,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就这样,杨景尧错过了考大学的机会。

日本投降后,杨景尧成了一名小学教师。1947年,他去西安加入了国民党部队。1948年,他由西安辗转到台湾,为生活所迫做起生意。后来,由于经营欠佳,他曾一度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杨景尧心绪极乱,感到人混到这一地步还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祖先,不如一死百了。就在他做好了一切准备时,突然,屋外一声炸雷惊醒了他:活着无颜见地下祖先,死了就有脸面见祖先了吗?

杨景尧有两个哥哥,但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小时候,母亲对他很疼爱,夏天为他驱蚊打扇,冬天将他两只冰块似的脚放到身上暖……“如果自己就这样死了,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杨景尧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决定从头干起。

1962年,身为国民党空军军官的杨景尧退役,定居台中市。不久,杨景尧在台中一个电影院当起了伙计。

工作刚三个月,一位在台北空军总医院的朋友找杨景尧说:“我退役了,想问你有啥生意做,合资也中。”杨景尧问:“你有多少钱?”那朋友答:“11万,不够再卖地。”杨景尧一合计说:“够了,咱到西屯建戏院吧。”

就这样,杨景尧创办了业余剧团,并自任编导,办起了戏院。在他的精心经营下,戏院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让人动容的是,在台湾期间,杨景尧一直笃信,他与大陆的妻子挚爱情深,他也坚信自己能重回故里。因此,离乡四十余载,始终没有另娶。

□捐建淑君中学

“淑君在大陆等我四十余年,替我奉养父母、抚育儿女,很不容易,以其名作校名,大家以为如何?”

生意越做越大,杨景尧思乡之情也愈来愈浓。

1989年9月,杨景尧回到了阔别42年的故乡——后河镇。

66岁的杨景尧回到家乡,拥抱着阔别41年的妻子、女儿和儿子,一家人喜极而泣。得知父母已不在人世后,杨景尧大哭一场:“子欲养而亲不待。”

可以想见,杨景尧当时难过到了极点。然而,他又想,自己的钱本来是打算侍奉双亲的,如今父母不在了,通过捐资助学,不也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1990年,杨景尧出资120万美元,在后河镇建起一所中学。“当时,该校占地82亩,教学楼、办公楼、图书室、语音室等一应俱全,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500多名学生。”当年参与创建杨景尧文教基金会的许凤召说。

建校伊始,校名始终未定。恰逢农历十月初四,杨景尧生日,亲朋好友来家道贺。闲谈时,杨景尧坦诚地对大家说,他想用妻子孔淑君的名字作为校名,“淑君在大陆等我四十余年,替我奉养父母、抚育儿女,很不容易,以其名作校名,大家以为如何?”

当时,大家一致赞成。还有人提议说,学校还会不断发展,将来还会有初中、高中,不如叫“淑君中学”更为合适。

“这个校名好!”杨景尧听后很赞同。

校舍建成后,淑君中学成了当时省内办学条件最好的花园式学校之一。

□创立文教基金会

杨景尧文教基金会累计捐资约1700万元,仅资助长葛籍大学生就有600多名

在一次次与家人的接触中,杨景尧了解到,家乡穷的根子是科学技术落后,人才匮乏。

经过反复考虑,杨景尧决定设立一个文教基金会,以鼓励学子上进。本来,他不打算在大陆投资做生意,想将积蓄全部投到文教基金会中,可又一想,钱总有一天会枯竭,为了让基金会长期生存下去,他决定把在台湾的储蓄拿到大陆投资做生意,用盈利不断向基金会增资。

从1992年开始,杨景尧先后在广州、陕西、山东、河南等地投资几千万元,为基金会筹建造血工程。

1995年11月,一切准备就绪,杨景尧出资30万元,在后河镇设立杨景尧文教基金会;同时宣布,将自己独资企业十分之一、合资企业利润百分之百注入基金会。如此周而复始、川流不息。

2006年3月,更名为“长葛市杨景尧文教促进会”,注册资金563万元。

如今,杨景尧文教基金会累计捐资约1700万元,仅资助长葛籍大学生就有600多名。

基金会的支出,主要靠杨景尧在长葛办的一家企业提供。李晓丽说,由于近年来企业经营不太景气,为保证基金会正常运行,杨景尧经常从自己的积蓄中支出。

2015年,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成立20周年。市政府立碑撰文,弘扬其事迹;杨景尧也被评为年度“感动长葛”人物。杨景尧说,很感谢大家把“助人为乐模范”这个称号颁给我,都说我捐了很多钱,但是我从不记得我捐了多少钱,我只是想要报答这片土地对我的养育之恩,不管捐赠多少钱都不够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的深爱。

今年是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成立20周年,我没想过我会哪一天终止这个慈善事业,今年我93岁了,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是基金会早期资助的许多后生现在已经事业有成,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回馈基金会。我会在有生之年和他们一起把这件事办好、办下去。

□鼓励学生

“大家在学校要好好学习,要给咱们长葛争面子,考研考博”

“马上就要开学了,在学校有什么困难,对基金会有什么建议,大家交流一下。”去年8月20日上午,后河镇“景行园”内,手扶拐杖的杨景尧问坐在对面的4名大学生代表。

“我们在学校以学习为主,也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大学生代表之一刘壮壮答,“基金会每年正月初六召集大家聚一次,平时联系少,能否增加次数,让大家相互增进了解,也增进对基金会的了解。”

“好,这个意见很好,基金会会考虑实行。”杨景尧笑着答。

随后,杨景尧询问了同学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后,身边的人提醒说,当天是他大病初愈后的第三天,之前在病床上躺了40天,出院时医生建议他静养,不能多说话。

在别人搀扶下,杨景尧缓缓起身,向4名在校的大学生代表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

“大家在学校要好好学习,要给咱们长葛争面子,考研考博。”杨景尧握着大学生的手,寄予厚望。

“我特别钦佩杨老先生。”刘壮壮说,2015年正月初六,他领取2000元助学金时,第一次见到老先生,感到老人很亲切,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人。刘壮壮家住后河镇赵楼村,去年,他考取了中北大学,杨老先生的善行懿德,深深影响了他们这一代,成为他们发奋学习的动力。

“那些年,钱多算事啊!他出那么多钱资助学生,乡亲们可敬佩了。”后河镇榆林村杨秋玲说,杨老先生给孩子们的成才带来了动力,同时也给乡亲们树立了学习榜样。她表示,自己也会像杨老先生那样,尽力帮助别人,让他的精神发扬光大。

□生活简朴

有时,一件上衣超过50元,一对鞋子超过20元,他都嫌贵

16年前,年近80的杨景尧曾和原淑君中学校长刘学卿有过一次长谈。

“淑君中学陆续投入近千万元,现在发展情况不理想,钱花了不说,家乡的人才埋没了,甚为可惜!”杨景尧语气哽咽说,“你在教育管理上有建树,寄望于你,把淑君中学撑起来。”

“(淑君)学校,你不是交给政府了吗?”刘瑞卿反问。

“我给你打个比方,我的子孙气了我,我说,不管你了,能不管吗?”杨景尧说。

顿时,在刘学卿心里升腾起一股敬意。“看来,学校兴衰,老先生一直记挂在心,对家乡教育竟这么执着,敬佩之至。”刘学卿曾在2004年一篇《伟大的品格》文章中回忆说。

杨景尧信佛,很虔诚。“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他曾不止一次地这样教育子孙后代。

“把‘不图名、不图利’用在杨景尧先生身上,才是最贴切的。几百万,上千万地倾注于社会公益事业,从不让人张扬。”在文章中,刘学卿还写下了这样的话。

透过其家人,记者还了解到,杨景尧对教育的投资与个人生活的简朴形成了鲜明反差。“很多事,说出来别人不信。”杨景尧的侄子杨坤岭说,逢年过节,小辈们想给他置办衣服、鞋子以表孝心,他却告诫说:“不要买,不要花钱,穿戴太浪费。”

有时,一件上衣超过50元,一对鞋子超过20元,杨景尧都嫌贵。有一次,杨坤岭曾亲眼看见,杨景尧批评孙子:“餐巾纸撕够用就行,成团扔掉不就可惜了!”

“我的钱取之于社会,还要用之于社会。”

“我的钱要陆续转移到基金会上,盘点资金要达到2000万元,即使不怎么增值,正常运转也能坚持几十年。”

“不允许个人、家庭乱发钱,子侄、儿媳各有少许零花,其它一分都不能动用,你们要有自己的奋斗。”

……

成由勤俭败由奢。对这样一句古训,杨景尧铭记于心。同时,他也时刻不忘教育子孙后人。

德行如此,怎不让人感动!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死。

杨景尧先生正因为心中有爱,从不吝惜财富,更不在意名利。笃信“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的他,用人间大爱感动了乡亲,感动了后河,感动了葛邑大地……

相信这份大爱,一定能薪火相传!

中共长葛市委宣传部 长葛市文明办 主办

长葛市文明办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