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文明要闻>易俗除弊树新风 我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易俗除弊树新风 我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26

分享:

2016年以来,河南省长葛市广泛开展以“倡树时代新风、培育文明风尚”为主题的移风易俗活动,以“喜事新办,白事简办”为主题的报纸、电视、文化墙等宣传扑面而来;以“厚养薄葬”为主的新型孝道观念,不断在市民群众心中生根开花;以市、乡两级督导为主的检查,不断规范着市民群众红白事操办行为。

   截至目前,长葛市363个行政村(社区)分别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2016年该市举办3500多场新办简办的红白事,共节省开支2000余万元。同时,该市探索出了三种红白事办理模式:以后河镇闫楼村为代表,村委成立红白事办理场所和餐饮服务队,群众办事到统一场所、价格、监督的“百姓食堂”;以南席镇西辛庄村为代表,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红白事办理章程的“党员干部带头制”;以刘麻申村为代表,红白理事会成员把群众办事场面拍成照片,由红白理事会监督存档的“备案制度”。



长葛小伙儿娶亲用“小绿”

 

◎背景

群众来信反映近年来农村红白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严重,“操办红白事,一次家庭经济状况倒退十来年”

2016年年初,一名群众来信引起了长葛市委书记刘胜利的注意,信件内容反映,目前农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现象严重,有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办红白事后,负债累累,因婚返贫的现象不在少数。看到来信后,刘胜利高度重视,并多次带领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乡走访。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农村“红白事”的消费水平“一年比一年高”。“这是一种攀比现象,就白事来说,花那么多钱,死去的人是看不到的,倒不如在老人生前好好孝敬。”长葛市和尚桥镇辛庄村张学民直言不讳地说,“村里常有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办喜事时攀比浪费,造成家庭债台高筑,生活困难。”

调查还发现:农村喜事办得越来越阔,迎新的车少则七八辆,多则20辆以上,车队和花车的档次也越来越高,清一色的奥迪、宝马车队经常能在街上看见。婚宴一摆酒席几十桌,有的还请专业歌手、舞者表演助兴,一场婚事办下来平均都在10万元以上。

“目前部分农村红白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现象严重,这些与党中央‘八项规定’,与长葛市正在开展的学习‘时代楷模’燕振昌精神格格不入,这种现象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在今年3月的长葛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上,刘胜利向全市干群发出了移风易俗的倡议,并提出大力学习倡导“时代楷模”燕振昌“死后请响器班儿,不如活着端碗豆腐脑儿”的孝道文化及红事新办白事简办的做法。

自此,一场以彻底遏制铺张浪费、相互攀比、陈规陋习为主题的移风易俗活动,迅速在长葛市铺开。

◎做法

在363个乡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市、乡两级分别成立红白事督导组,进行大规模宣传、督导;开展文化大院建设、道德模范选树活动,以新观念摆脱旧习俗约束

在移风易俗活动中,长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文明办牵头、市民政局负责督察的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倡树时代新风、培育文明风尚”实施意见》,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倡树时代新风、培育文明风尚的倡议书》,并在363个乡村(社区)建立健全了红白理事会,把红白事纳入村规民约,规定本村红白事办理标准和程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反对铺张浪费。

意见明确规定:乡村分别成立以乡村党政一把手任会长,乡贤、教师、工商业代表共同参与的红白理事会,村红白理事会对群众的红白事全程指导参与率达到100%;红白事一律不准请歌舞表演,红事待客一桌不超360元、用烟不超10元烟,白事办理实行“六不三用”,即“不待本村客、不搭过街灵棚、不请哭灵、不戴重孝、不放礼花、响器不超两班儿,用大锅菜、用6元(以下)烟、用文明礼仪”。该市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有人管事,有人问事”的“传、帮、带”机制,控制大操大办现象的蔓延。

2016年6月11日,南席镇侯张村村民侯某去世,因其家族大,亲属经济实力强,再加上孙子是在读博士,侯某家人决定趁机大操大办一场,显示家族名望。村红白理事会希望侯家人能够起带头作用,在全村营造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一开始理事会就和侯家‘拧’起来了,我到场后及时进行了政策解说,人家到底是在外见过世面的,最后痛快地按照红白理事会章程为亲人办了后事。”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汪小五说,“乐队请了两班儿响器,烟用5元的红旗渠,村人上礼不待客,用大锅菜,比原计划节省了2万多元。”

为了落实好“红事新办,白事简办”,长葛市、乡两级还分别成立了红白事办理督导组,制定了详细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度强督查,并将典型案例和各乡镇工作排名,每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今年6月,小许村5组因一场白事大操大办,乡党委给予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的处分,并扣发了该村1000元的办公经费。”增福庙乡党委副书记王雨说。

长葛市还将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办事处)主要工作考评和每季度的党建项目观摩当中,实行月考评、季排名、半年小结、年终总评的督导考评。长葛市纪委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都要给予严肃的党纪处分;《长葛报》和长葛电视台除定期公开考评排名外,还对违反规定的典型事例及查处情况进行公开曝光。

每季度的农村党建观摩,长葛市委书记、市长都会对移风易俗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后河镇闫楼村为搞好移风易俗,专门建起了“百姓食堂”,全村的红白事统一餐饮服务人员、场所、标准等,深受群众的欢迎。在今年长葛市第三季度农村党建项目观摩会上,刘胜利对闫楼村这一解决了农村群众待客成本高、待客距离远、食品安全监管难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要求在场的乡(镇、办事处)、市直单位“一把手”,认真加以学习和推广。

2016年长葛市363个行政村,在农村主要街巷、文化大院共绘制图文并茂墙体油画2万多平方米,文化部门还编排10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子戏、小品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全市投入126万余元财政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集中文化、党建、卫生、体育等各种政府资源大力建设农村文化大院,以丰富的文化活动、新颖的宣传形式、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群众摆脱陈规陋习,让群众实现了“死后请响器班儿,不如活着端碗豆腐脑儿”等新时期孝道观念的养成。

◎成效

长葛市农村一年红白事减少开支2000多万元,形成“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办白事,大锅菜,一顿能省一万块”等新社会风尚

“无论是优序良俗,还是陋风流弊,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孕育于民间,遵循于乡里。经过一年多持续不断地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现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理念已变成长葛群众的行动。”面对采访,长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永辉告诉记者。

走进增福庙乡张刘寨村,在文化大院对过的墙壁上,张贴着北张刘寨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村街道的墙壁上也刷着“一人一碗菜,能省一万块”等口号。“现在村民的观念都在转变,红白事都能按村里的章程来办理了。”张刘寨村村民张双义告诉记者。

今年4月张刘寨村一位张姓老人出殡,村理事会按照“丧事简办”的原则,动员事主只请一班响器班儿,孝服用黑纱和白花代替,以前烦琐的礼节也都精简了。“以前,吊唁者中午吃饭都坐酒席,一桌十几个菜,现在改吃大锅饭,一人一碗菜;烟用6元钱以内的,放在托盘上,谁吸谁拿;以前花费几万元的葬礼,现在几千元就完成了。”张双义说。

像张刘寨村一样,长葛363个行政村(社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移风易俗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农村一年3500多场红白事,共减少开支2000多万元,“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办白事,大锅菜,一顿能省一万块”等,正在成为广大群众津津乐道的口头禅。

2016年6月,古桥镇刘李村办理村里移风易俗后的第一起白事,村两委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前往村民家中,帮忙商讨丧事办理事宜。起初这家人认为吃大锅菜会让亲戚朋友笑话自己“抠”,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多次到家走访,办事的村民最终同意丧事简办。最终原本计划在2万多元的丧事,只花了8000多元就办完了。自此,刘李村就逐渐形成了“白事大锅菜”的风俗。

如今长葛在执行红白事办理中已探索出了三种有效模式:以后河镇闫楼村为代表,村委成立红白事办理场所和餐饮服务队,群众办事到统一场所、价格、监督的“百姓食堂”;以南席镇西辛庄村为代表,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红白事办理章程的“党员干部带头制”;以刘麻申村为代表,红白理事会成员把群众办事场面拍成照片,由红白理事会监督存档的“备案制度”。

目前,“喜事新办,白事简办”、骑“小绿”(公共自行车)迎娶新娘等新风已在长葛悄然兴起。据统计,全市群众移风易俗支持率已达到98%,全年红白事新办简办率在95%以上。

与此同时, 移风易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长葛市良好社会风气。长葛连续开展“感动长葛”道德模范、“最美长葛人”、农村“五好”评选表彰等活动,共评出乡镇、村“五好”等道德模范6000余人。市里连续5年开展的道德模范评选,已累计评出35名“感动长葛”道德模范和46名“最美长葛人”,全市先后涌现出“时代楷模”1人、全国敬老楷模1人、中国好人8名、河南省道德模范2人、河南省美德少年及乡村好媳妇6人,正是这些社会正能量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形成。

 

中共长葛市委宣传部 长葛市文明办 主办

长葛市文明办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