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模范>长葛民警王亚非救了一个家庭!
长葛民警王亚非救了一个家庭!

发布时间:2019-08-15

阅读次数:

分享:

“警察这个职业本来就有救人的职责,现在遇到这种事儿,我肯定义不容辞。”——8月9日上午8点半,我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大队禁毒中队民警王亚非向一位不知名的母亲捐赠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这次捐赠是全国第8704例,河南省第773例,长葛第6例。同时,王亚非也是长葛第一个一线刑警捐献者。


怀着对生命的感悟和无私救人的勇气,王亚非用自己捐赠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挽救了一个家庭。


“2018年年初,我一位同事的女儿查出得了白血病,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整个家要垮了。”


“我之前老觉得白血病离我们很远,一直也没怎么了解。”王亚非回忆说,“直到2018年年初,我一个同事的女儿查出得了白血病,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整个家要垮了。”


看着突如其来的疾病瞬间击垮一个家庭,王亚非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只在电视新闻里出现的病怎么就出现在身边人身上?


“那小姑娘才12岁,真的非常可爱……”提起这件事,王亚非忍不住叹了口气,“不行,我得做点什么!”


之后,王亚非开始查阅白血病相关资料,再加上献血时的一次契机,王亚非正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8月9日经过四个小时的采集,王亚非最终捐赠了239ml的造血干细胞。


“从2015年开始,我每年会献两次血。今年5月献血时,刚好听献血屋志愿者说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我就多抽了一管血入库了。”王亚非说。



“当接到许昌市红十字会通知时我正在办案,听到初筛通过的消息后就觉得‘哇,中奖了!’”



让王亚非没想到的是,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概率让他给遇上了。


“当接到许昌市红十字会通知时我正在办案,听到初筛通过的消息后就觉得‘哇,中奖了!’”回忆起收到通过初步筛选通知时,王亚非非常激动。


随后,王亚非配合许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进行了高分辨检测、体检等一系列流程。今年7月份,红十字会最终确定了王亚非为配型成功的三名志愿者中最合适的捐赠者。


整个采访过程中,令小编感触最深的是王亚非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觉得我真是太幸运了,接到通知的时候感觉像中了大奖!”


对于骨髓配型成功这件事,王亚非形容“像中了大奖”,不是无奈为什么是自己,而是感慨竟然可以是自己!


“我当警察是因为从小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教育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既然上天给我了一次救人的机会,那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王亚非说道。


在王亚非看来,自己的人生也因这次捐赠变得更加有意义。


不仅惩恶,而且扬善,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王亚非做到了。


“后来想想,这个时候我的确更应该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从8点半到12点半,整整4个小时的捐赠过程中,王亚非的妻子申丹丹一直陪在他身边。“亚非加入数据库时我就知道,但我当时是完全排斥的。”申丹丹说,“他这个职业本来就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又要做这么冒险的事,我真怕他身体吃不消。”




在整个采集过程中,妻子申丹丹一直在一旁陪着王亚非。


看出妻子的顾虑后,王亚非不断给妻子做思想工作,并反复强调捐赠造血干细胞是对身体无害的。“他跟我说,这是在救人,不是闹着玩!后来想想,这个时候我的确更应该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申丹丹说。


现在王亚非在妻子眼里不仅是丈夫,更是英雄!



“如果社会上有更多人加入献血、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来,就可能会有更多白血病人得到救助,白血病也许就不再是不治之症了。”



8月9日上午12点半,拿到所采集的239ml造血干细胞后,被捐赠者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就马不停蹄地将这份“爱”带了回去。




被捐赠者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将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放进冰盒里。


“如果社会上有更多人加入献血、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来,就可能会有更多白血病人得到救助,白血病也许就不再是不治之症了。”王亚非感慨道。


许昌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小编,只要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健康人群,都可以加入中华骨髓数据库。


小编还了解到,文华怡园旁献血屋每天都会有志愿者值班,有献血或加入中华骨髓数据库意愿者可以去咨询了解。


在此小编提醒大家,献血捐赠皆是善举,但也要注意量力而为呀!

中共长葛市委宣传部 长葛市文明办 主办

长葛市文明办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