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

当前位置:首页>我们的节日>坡胡镇海子李村 发现宋代古物,葛天氏历史一清二楚……
坡胡镇海子李村 发现宋代古物,葛天氏历史一清二楚……

发布时间:2017-05-11

阅读次数:

分享:

坡胡镇的海子李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

它曾出土过大量石斧、石镰、石刀等生产工具,鼎、罐、碗、钵等生活用具,大量的彩陶陶片,尤其是发现完整的“白底彩陶钵”,已经证明海子李村的仰韶文化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因此,海子李遗址被评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海子李村,抬头能够仰望伏牛山末端,低头能一览幸福湖芳华;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环境异常优美。


海子李村还流传着许多华夏乐舞始祖葛天氏的传说,并且留存着一座谁也说不清经历多少朝代,建了又毁、毁了又建的“葛天老祖庙”,即现在的“葛天殿”。

□无意中发现一块宋代石碑

今年72岁的李成义,是海子李村人。

2012年阴历三月初的一天,他在村南边李天中家门口的路边上,无意中发现了一通断碑,没有碑帽,约一米三长,六七十公分宽。


因为近几年关注葛天氏的人越来越多,加上自小就对葛天氏比较感兴趣,李成义赶紧叫来村支书李新木,把石碑搬到了村委会妥善安置。

据李成义老人回忆,这块石碑是李天中以前盖房时,从村前面的河里挖出来的,后来没有用上,扔在了大门口,没想到被李成义老人发现了。


经辨认,此碑名为《重记葛天老祖圣殿》,碑文如下:“自夏商周设老祖祠以祀先祖,宣葛天老祖德裔。昔葛,川地,邑氏族于川东,望平纪纲。民三伏于川,久居川泉,川绕重葛,水虫尽跃。怀德于八阙,舞平唱足。葛麻为羞,腾依敝掩,养息纪民。黄帝传尧舜至禹,设老祖地,以戴民敬念。逢葛开,以礼祀,诸侯王皆从。自文帝三月初六大祀,其十里,文武徒行,以示诚德,曰长葛邑民皆老祖之裔。大宋开宝元年花春记。”


落款部分是大宋开宝元年(编者注:公元968年)。

□碑文有简体字很常见,皇帝的皇和黄帝的黄在古代是通假字

对于碑文内容:

有的人说宋代的石碑上怎么会有简体字出现?

还有皇帝,怎么写成黄帝?

对于碑文该怎样解读,小编采访到了市文促会副会长路志纯。


“简体字并不是建国后才有的!很多繁体字,原本就是简体的,经过历代的变化,成了繁体。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所以碑文中出现简体字属于正常现象”路志纯说。

“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杨宽认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以及应劭的《风俗通》,把‘黄帝’写作‘皇帝’,只能说明在古代的一定时期,二者是互相通用的,这一看法,已基本上成为史学家的共识。”路志纯解释道。

□给再多钱也不换,不图名,不图利,只希望石碑能够用于葛天氏发源地文化研究上


 

这块石碑早在2012年就发现了,但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面向人世呢?

“这块石碑可谓是命途多舛啊,石碑被发现的消息一下传播开来,后来差点儿被倒卖了,就不敢再让石碑露面了。”李成义说,“期间还有人拿钱跟我交换石碑,我都没有同意,觉得这是国家的宝贵文物,不能用它换取自己的私利,不图名、不图利,只希望石碑能够用于葛天氏发源地文化研究上。”

啥都不说,大大的赞!

听说这块石碑将会对葛天氏发源地文化研究有作用,李成义高兴地合不拢嘴。

□“建议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郑州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河南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天星说。


 5月1日,记者赶赴郑州,有幸采访到郑州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河南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天星。

近年来,国内研究葛天氏的学者大都认为葛天氏的发源地应该在长葛,但一直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尤其是文字或考古方面的依据。

“宋代石碑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至少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间,长葛就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葛天氏的发源地,甚至夏商周时期长葛就开始建葛天老祖祠以祭祀葛天氏。这块宋代石碑的发现,在葛天氏文化研究方面,特别是葛天氏发源地的研究方面有着里程碑的意义。”高天星说。

最后,高老再次嘱咐道:“建议你们找专业机构进行一下鉴定;同时要根据葛天氏传说编排打造好葛天氏乐舞,争取早日搬上舞台;继续做好葛天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向淮阳学习,把长葛建成全国音乐家舞蹈家艺术家的寻根拜祖之地,让金光闪闪的葛天氏文化走出长葛、走出河南、走出中国。”

□早在1954年,海子李村人就发现一块唐代石碑,也明确记载了葛天氏的功绩


  1954年冬季,海子李村一群人,在村里一处老式石灰窑旁边发现了一块石碑。

当时李成义只有10岁,因为上学晚,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看见石碑上有字,他就念:“万天氏……”

旁边的幸运大爷笑他说:“亏你还是‘大学生’哩,这不是‘万天氏’,是‘葛天氏’(繁体字“萬”与“葛”字相近)!”

李成义既不好意思又好奇地说:“大爷你跟我念念呗!可多字我都不认识。”

他大爷李幸运说:“这块石碑是大唐昭宣帝3年(公元906年),葛天氏的第168世孙葛春良立的。碑文的大致意思是葛天氏‘久居川泉’; 这个地方‘左有耕田,右有川泉,前有长流之水,后有遍地浮莲’;葛天氏在这一片带领族人发展生产,特别是在‘葛麻为羞’这一项上,也就是用葛的纤维制作衣服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使人们由‘身披树叶’走上了文明;葛天氏以草拧绳,缠绕脚上以保护人们的双脚;葛天氏还爱好跳舞,带领族人用唱歌跳舞敬天祭地,后人都歌颂葛天氏的功德,葛氏后裔都尊奉葛天氏为葛氏的老祖宗。”

这块石碑还在不在呢?

李成义老人回忆说:“那时候人们没啥文化,那块石碑当时就被人们用铁锤砸烂烧石灰了。不仅那块碑砸了,还有一块刻着非常漂亮的篆文的石碑,大家都看不懂,当时也被砸了。”

□海子李村的下水道、通往白庄村的桥面,大量古代石碑用于工程建设。

当海子李村的村民,听说这块“不起眼”的宋代石碑这么“厉害”,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1957年大跃进时期,那么多石碑都被砸坏,烧成石灰,真是可惜了!”

“我们村子里的下水道”,大概是用十几块古代石碑搭成的,现在能不能挖出来看看,有没有用?”

“还有通往白庄村的那座桥,好像全是用石碑铺成的,现在想想,多可惜啊!”

“挖石碑研究,是需要专业技术的,我们老农民不行,希望政府能找些专业机构进行开挖、研究,让这些石碑都发挥到葛天氏文化研究上吧。”

“听说有些县市说葛天氏是他们那里的,咱这可是有实实在在的证据的,别让人家把咱们的老祖宗给抢走了。”

中共长葛市委宣传部 长葛市文明办 主办

长葛市文明办 © 版权所有